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

打芝麻

        這週,我和家人、朋友到宜蘭打芝麻,那天艷陽高照,但時常出現強風,讓我可以在最舒服的環境下作業。


        芝麻是一種植物,也是一種種子,我原先以為它長得像葡萄,一串一串掛在藤蔓上,不過實際上並不是。每株芝麻分成多枝,每支約150公分高,上面有互生的橢圓形果實,好似長長的螺旋梯,內含種子數個,那就是店家賣的芝麻的原型。打芝麻前,芝麻要先通過日曬這關,把三束芝麻搭成類似印地安帳篷的形狀,用日光曬,待芝麻從採摘下來時的綠色變為乾燥的褐色,即可進入打芝麻的步驟。

        一手拿著刺得我手心發癢的芝麻束,一手拿著長過我身高的塑膠棒,將兩者互相敲擊,讓芝麻掉入桶子裡,這單調重複的動作,就是我的農夫體驗:打芝麻。但看似簡單的事,也有其困難之處——要讓芝麻全數掉出而不掉一片葉子、將打芝麻時開口朝下的拿法,翻轉成開口朝上以利檢查的角度時,不讓空殼掉落,這兩件難事,一直到我把所有芝麻都打入桶子裡,也沒一次成功。

        種芝麻的叔叔說:「芝麻不會一次成熟,我們打的是較慢成熟的部分,所以數量少很多。」 哇!這次的數量就很多 了,何況是較早成熟的部分?說不定會有「桶中黑雨下芝麻」的情況呢!

        打下的芝麻還要用風扇、篩網去掉雜質,再用油炒過,才會變成大家灑在飯上的芝麻,我希望我以後能參與後製的程序,當一個製作芝麻的小達人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故宮 鎮院三寶

  萬壑松風圖、 谿山行旅圖、 早春圖是世界上 三幅北宋最好的掛軸畫,繪製年代約為1000年前 故宮把三幅畫放在一起是要讓大家做比較 隔著一段距離看,會發現早春圖的山最柔軟,萬壑松風圖的山最硬,谿山行旅圖的山最高大。這三幅畫都是用北宋時期巨碑式的畫法,就是將主山放置於作品的中間,...